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网站!

  1. 首页
  2. 学术交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为我院作题为“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的几个问题”的讲座

  • 来源: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
  • 发布者: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
  • 浏览量:

    2017年9月11日上午9时至11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马俊峰教授,在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会议室为本院教师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师研究生进行了一场思想深刻、形式生动、观点新颖的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的几个问题”,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讲座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马教授指出是现实的问题激活了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首先是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以前大家都穷,反而没有凸显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整个社会没有活力。所以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现实的情况跟当初的设计并不完全一致,先富并不带动后富,而是抑制后富。除了经济不公平之外,还有权力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所以我提出要从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这些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科学,几乎意识不到公正问题,科学的决策怎么会出错。这种看法囿于认识论中心主义,强调要分出对错,但是社会公正问题往往是价值观的冲突,并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衡量。《人民日报》后来发表文章,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公正观,仿佛树立了正确的公正观,社会公正问题就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对的,社会公正问题和我们关于社会公正的观念完全是两回事。由于社会公正问题主要是价值观的冲突,因此我们要从价值理论的视野来处理这个问题。

在第二部分,马教授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他首先指出在马克思主义里面是有公正观的,这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看评判上。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很好地解决了人类物资贫乏问题,提出了天赋人权观念、强调人的自由平等,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马克思自觉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不是简单地同情无产阶级,而是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他们将是文明的创造者,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按需分配。最后,马教授指出公正应该是社会主义最突出的价值。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否定的产物,它应该全面继承资本主义的先进方面,解决好财富、权力等等的不公正问题。

最后,马教授指出公正是自由和平等的合题。这里面有两层意思,首先公正是一种规范性价值,是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的。自由和平等并不存在哪个优先的问题,它们二者是互为的。此外,公正不应该被理解为一条线,而应该被理解为一个范围。其次,公正与效率并不矛盾,而是正相关的。认为二者有矛盾是把公正理解为平等了。公正能使人民内部的矛盾冲突减少,内耗减少了,总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因此,公正肯定会促进效率。

在提问环节,马教授进一步澄清了说一件事情“好得很”、“坏得很”一定要把价值判断的主体也包括进来,要看是对谁说的。而制度不公正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制度从一开始设计就缺乏长远的、广泛的讨论、争论,顶层设计往往是最高领导人的设计,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以法治国,甚至是以重要讲话治国。要知道制度的稳定性是公正的基础。最后是公权力的问题,我们的公权力是把战士组织常态化,动员力很强,但是反过来造成的侵害也很大,甚至是正常的侵害,这里面的合法性有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