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网站!

  1. 首页
  2. 研究院工作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研究院工作

葆德雅第十期学术沙龙

  • 来源: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
  • 发布者: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01
  • 浏览量:

    2018年1月15日下午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举行了第十次“葆德雅”学术沙龙,主讲人是我院新进研究人员赵精兵,题目是胡塞尔的价值论思想及其心性现象学。沙龙在我院会议室举行,刘院长主持,郑毅、杨俊英、赵瑾、雷稼颖和马研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

赵精兵博士以心性现象学为基础,通过中西比较会通,为我们展示了胡塞尔以认识和意愿平行论为基础的价值论体系,它从心性到行为到所知/所意再到真/善两种境界构成了一个纵贯的体系。赵博士的演讲令人耳目一新,随后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赵博士首先介绍了耿宁先生开创的心性现象学思路。它是胡塞尔现象学与唯识学和阳明学对人的心性结构共性以及相应的修养方式的集中研究。布伦塔诺首先区分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物理现象是“物体通过感官对我们的心灵作用产生的对象”,而心理现象是“在我们精神活动的感知中发现的现象”,是“意向地包含对象内容的现象”。他将心理现象分为三个部分:表象、判断及爱憎。胡塞尔将“表象行为”改进为“客体化行为”,并且将“爱憎行为”称为“非客体化行为”。客体化行为是构建客体的行为,非客体化行为奠基于客体化行为之上。此外,胡塞尔还发现非对象性的内时间意识行为。在内时间意识中,每一个原印象都伴随有一个原意识,原意识和对象意识一样都构成了一个意识流。胡塞尔分别称之为纵意向性和横意向性。不仅如此,胡塞尔还不仅从意向性的质料和和质性方面来描述意向体验,也从意向活动所意对象(Noesis-Noema)相关性角度来描述意识现象,并提出意向学(Noetik)的概念。早期佛教唯识学认为人的心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见分、相分和自证分。耿宁认为陈那的三分说与胡塞尔的意识学说是高度一致的,并且将这个心识结构用于理解阳明学的良知学的过程中。总之,心性现象学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精神现象的研究,它关注自我与他人,也关注人们在世界中存在的共同结构。

接下来,赵博士介绍了胡塞尔认识和意愿的平行结构设想,即意愿与认识一样,也具有自我、意志和所意的相关性结构。能意所意相关性结构是胡塞尔的一大发现,他认为认识和意愿行为中都有形式因素起作用,那就是逻辑理性,“逻辑理性具有唯一的优先性,它不仅在自己的领域,也在任何其他理性领域规定了这种合法性,价值论和实践理性是哑的和盲的,逻辑理性必须举起火把,以照亮情感和意志领域的形式和规范。” 意向性不仅在认识中与对象相关,而且在实践方面构成对象。“作为预先被给予的意向性,价值行为同时被证明是高阶对象性,与逻辑领域的范畴对象类似。” 在情绪领域中,相应于感知(Wahrnehmung)还有取价(Wertnehmung)。“取价来自于一种普遍原初的价值判断,作为这样的原初构造意识的每一个价值对象,在它自身中必然具有一种属于心性领域的因素。本原的价值论构造是在那种作为感受主体的前理论的欣赏投入的心性行为中进行的。”此外,胡塞尔还发现了一些形式价值论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做你能达到的至善”的形式实践原则;3、价值吸收规则、价值求和规则、价值比较规则、价值明察和偏好规则等。

 再次,要实现实践的善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意愿,还要有相应的修养和实践。现象学悬搁的方法、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禅定止观法、阳明学的工夫论都是心性的修炼法门。概言之,心性现象学的修养方法就是心性与所知、所意、所思的相合统一。心性与所知并不是自然合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方法来去除虚妄。另一方面心性与所缘境界的相关性本身并不是恶的,这种相关性是心之官能。传统修养论往往有重心弃物的缺陷,例如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是我们需要努力避免的。“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一种伦理意志,只有人格才有一种关于其整个生命的观念,即关于其过去和未来的视域概念。伦理意志就是那种改变一个人的整体生命并赋予它以新形式和目的的意志。”在能意所意相关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关于世界整体的认识和意愿形式,在认知中形成世界观,在实践中形成境界。境界是实践中心性修养达到的积极成果。冯友兰在“人生的意义与境界”中提出了人生的四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我们发现冯友兰的境界说与舍勒的价值层级秩序说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境界显然是心性的所缘之境,心性与境界之间具有相关性。我们可以将所缘之境分为四个层级,相应地我们的心性也就有四种态度。境界与环境都是心性活动于其中的境,只不过一个是现实的境,另一个是所当然的境。二者的圆融统一是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完美状态。在境界中我们关注的不是个别目标的实现而是人格自我的完善。

最后,赵博士总结道,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也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的心与意合、意与志合、志与境合、境与心合。心、意、志、境合而为一是为精神生活的圆融状态。换言之,在感性层面达到乐,在理性层面达到善,在意愿层面达到美,在境界层面达到和,即所谓感性之乐、理性之善、意志之美、境界之和。